如何决策取卵最佳时间点
沈孟勋主任 / 国际医疗中心
在一般试管疗程中,我们常用抽血及超音波来监测周期贺尔蒙以及卵泡的变化。当诱导排卵开始时,除了利用超音波来追踪卵的大小外,最常抽血检查项目就是雌激素(E2)、黄体素(P4)以及促黄体成长激素(LH)。雌激素(E2)会随着卵泡的成长与数目产生正相关变化,促黄体成长激素(LH)伴随成长,达到高峰时也相对应着排卵的发生。取卵周期,最怕的就是已经预定好的时间,卵却提早释出也就是跑卵,要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,我们必须知道甚么样的时间点才是最佳取卵时间。首先,我们先从自然的排卵周期开始了解:
正常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,大约在月经第13-14天左右排卵。整个周期,身体贺尔蒙的变化,会先观察到雌激素(E2)上升,越接近排卵期,促滤泡成长素(FSH)以及促黄体成长素(LH)亦开始增加,等到促黄体成长素达高峰时(LH peak)过了12-24小时便会排卵。此时血中的浓度,E2值大约会在200pg/ml以上,LH会在50IU/L 以上,若是抽血过程发现E2和LH数值开始往下降,那恐怕卵已经排出。
2014年美国生殖医学会期刊上,有一篇探讨利用抽血来决定取卵时间的分组比较。囊括的病人全都是利用自然周期取卵,也就是不施打任何排卵针,利用抽血检查E2、LH、P4以及超音波来监测卵的生长状况。当卵泡大小约在16-20mm,雌激素约200-250pg/ml时,依据LH抽血数值分为四个群组:
A组是当LH正要开始上升时(LH<10 or LH10-30)当天晚上施打破卵针,30-36小时后取卵;B组是LH已经快达高峰(LH30-53)立刻打破卵针,17-31小时后取卵;C组是LH已达高峰(LH30-140)不施打破卵针,15-28小时后取卵;D组则是E2和LH已经开始往下降,当天取卵。最后发现,ABC三组在取到卵的比例、受精率、活产率上都差不多,D组则无可植入的胚胎,但D组的病例数也是最少。
从此篇文章看来,能够预先在LH上升前就打破卵针,在30-36小时后进行取卵手术,能取到卵的比例是最高。但是若监测到LH已达高峰,立刻安排手术取卵,能够顺利取到卵的比例也不差。作者认为,除了超音波追踪卵泡之外,利用抽血追踪LH的浓度来判定是否提早排卵以及决定取卵时间点是可行的方法。
传统的试管疗程,在施打排卵针后,正常情况下卵泡会顺势生长,并且多半都可以在医生用药控制下顺利取卵。但是,在遇到卵子不多且又容易「跑卵」的情况下,提早取卵却又往往取到不成熟的卵,此时就必须进行﹝体外培养﹞。但若能经由超音波及抽血等方式来追踪卵的变化,达成﹝体内养卵﹞能不跑卵又能顺利取到卵,才是大家所希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