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藥膳的歷史淵遠流長,自古中國即有「醫食同源」的概念
客製藥膳
藥膳的歷史淵遠流長,自古中國即有「醫食同源」的概念,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,宮廷中的醫師便有“食醫”這一科,所謂的食醫就是透過調配膳食為帝王養生保健的醫師,在周代宮廷醫師中也以食醫的地位最為崇高。藥膳並非食物與中藥簡單的相加,必須在中醫辯證配膳的思維下,將藥物、食物和調料三者精制融合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,又兼顧食品美味的特殊用藥模式,可讓部分害怕中藥苦澀味的患者易於服用,特別適合女性、兒童及年長者,常用以防病治病、強身益壽。
在藥膳專書《飲膳正要》中記載的藥膳方和食療藥十分豐富,此外還有妊娠食忌、乳母食忌等與孕產婦女息息相關的內容。在開立藥膳時,醫師會先全面分析患者的體質、健康狀況、疾病性質、季節時令、地理環境等多方面情況,判斷其證型後再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,給予適當的藥膳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