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前指標–卵巢功能反應不佳的治療

如果想懷孕,需要取得多少顆卵才足夠呢?
依據年齡有不同的標準 :
- 年紀小於35歲者,平均8顆卵會有一個正常胚胎。
- 35-39歲者,約需要10顆卵。
- 40-42歲,要累積17-20顆卵才可能有一顆正常胚。
如何定義卵巢功能反應不佳?
A. 年齡超過40歲
B. 前次取到的卵小於3顆
C. AMH<1.2 ng/ml或基礎卵泡(AFC)小於5-7顆
以上三個條件符合兩個就視為「卵巢功能反應不佳」poor ovarian response(簡稱POR)。
然而,在往後諸多專家會議上,學者們認為這樣的定意稍嫌粗糙(有些人雖然超過40歲但卵巢濾泡數仍然很多),所以又再重新定義,分類上有點複雜,但大方向不變,我們今天就來討論針對這樣的族群臨床上如何改善?
- 使用DHEA(去氫皮質酮),相信多數人對DHEA並不陌生,DHEA是女性荷爾蒙的上游產物,在卵巢功能欠佳的族群上,自身製造這些荷爾蒙上游產物的能力減弱,補充DHEA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協助調控。DHEA多使用於卵巢早衰、卵巢功能反應不佳,或高齡族群,諸多文獻發現,在療程前服用DHEA,可提升胚胎著床率及活產率,並且可延遲卵巢退化的速度,推遲更年期到來。
- 臨床上常發現,在高齡族群或是卵巢功能反應不佳族群中,LH(促黃體成長激素)接受器相對較少及LH活性不足。因此進入誘導排卵療程,剛開始加上LH針劑輔助,LH在濾泡期前期有幾項功用,增加顆粒細胞上FSH(濾泡刺激素)接受器敏感度,協助IGF-1(類胰島素生長因數)生長激素作用,增加基礎卵泡攏絡,補充含有LH的排卵針,可以提高胚胎的品質。
- 合併使用生長激素,生長激素除了應用在發育不良的孩童們身上外,在不孕症的使用上也有其功用,有不少文獻指出療程中合併使用生長激素能提高胚胎品質及活產率。
- 誘導排卵療程前使用雄性荷爾蒙:不要以為女性就沒有雄性素喔!雄性激素也參與女性荷爾蒙的製造,使用雄性荷爾蒙的原理和DHEA類似,研究顯示,在卵巢功能不佳或是高齡族群,自身製造雄性激素的能力下降,適當的補充雄性激素可以提高懷孕率。
- 療程的選擇方式:如果第一次取卵,發現誘導出的顆數不如預期,會建議同週期再取第二次,也就是所謂的雙重刺激。
以上針對卵巢功能不佳又想懷孕的朋友們,提供一個我們臨床應用的參考。除了懷孕外,還要注意避免提早更年期,建議同時也要保持規律作息、多運動、曬太陽、飲食均衡,避免骨質疏鬆或心血管疾病會提早找上門。
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器官,它主管性荷爾蒙的分泌,女性推遲老化的能力與卵巢息息相關。
其實女人想維持青春
內在的保養方法之一
就是把卵巢與子宮照顧好